民眾專區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社區醫學
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anxiety、depression、COVID-19、inflammation、risk factor
葉于菱1 、李璧伊2
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1 、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部長2
2019年12月,中國首次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 (S ARSCoV-2),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20年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發展成全球大流行。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家族,其中SARS-CoV-2 傳播速度特別快速,全球衛生系統因此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截至2022年10月,COVID-19大流行已影響超過6.21億人,並持續在全球蔓延。
研究發現,暴露於COVID-19 流行病的人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在過去傳染病的歷史中觀察到,流行病的出現可能會造成社會心理負擔,因為面對危機威脅下,會影響個人的行為表現和決策,這可以用來解釋人群中的不穩定行為,例如對洗手的強迫態度、過度使用消毒產品、對醫護人員或患有呼吸道疾病者污名化、以及恐慌性購物等,都是來自疫情下的不確定感。而對人身安全的擔憂、日常活動限制及社會中存在錯誤信息,這些壓力經各種社會和生物學機轉會形成未來的不良心理結果,包括常見的精神障礙,如憂鬱和焦慮。
我們已知神經精神方面的狀況是造成失能的主要原因,當憂鬱症反覆發作並具有中度或重度強度時,可能會成為一種嚴重的健康狀態。它會導致在工作、學校和家庭中遭受巨大痛苦和功能不彰。在最壞的情況下,憂鬱症會導致自殺。因此,COVID-19 疫情下的相關精神症狀值得我們的重視。 
網站更新日期:114.05.13 瀏覽人數:30130663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