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專區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社區醫學
腸病毒感染之診斷、治療與預防
enterovirus、hand-foot-mouth disease、herpangina
莊宗憲1
行政院衛生署金門醫院1
腸病毒泛指一群大小約27 nm之RNA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包括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克沙奇(Coxsackievirus)、伊科(Echovirus)與一般腸病毒(Enterovirus)第四個類屬,由於此類病毒皆可經糞口傳染,故統稱為腸病毒。臨床上由於小兒麻痺疫苗的發明與全面施打,目前國內已少有小兒麻痺症患者。根據台灣疾管局歷年監測資料顯示,每年3-6月與9月份學童開學後是腸病毒感染之高峰期,其中幼童為感染且併發重症之高危險群,重症致死率約3.8~25.7%,死亡病例以5歲以下幼童最多,而引起重症感染以腸病毒71型為主、其次為克沙奇病毒,一般腸病毒感染之常見症狀為手足口症或疱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本文主要在探討小兒麻痺病毒外的腸病毒感染之診斷、治療與預防,提供給基層醫師參考。 
網站更新日期:114.07.09 瀏覽人數:31025870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