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專區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醫學新知
淺談猴痘
monkeypox、zoonosis
宋佳儒1
、黃資雅2
、王復維3
、陳如意2
高雄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1
、高雄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2
、高雄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部主任3
猴痘(monkeypox, Mpox)是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過去猴痘主要是在西非及中非區域流行,非洲地區以外僅有零星境外移入個案,而自2022年5月以來,猴痘疫情在全球各地蔓延,至2023年3月全球確診人數已超過八萬六千人。台灣疾病管制署自2022年6月23日起,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臨床醫師診療病人時若發現符合「猴痘」通報定義,如:皮膚病灶(如皮疹、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疱等),且病人出現有發燒(≥38°C)、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背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無法以其他已知病因解釋,需於24小時內至「傳染病通報系統」(NIDRS)進行通報。採檢送驗檢體為病人發病期內水疱液、膿疱內容物及瘡痂、咽喉擦拭液、血清或全血。
台灣於同年6月24日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確診猴痘個案。因疫情持續攀升,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本文統整猴痘相關資訊,讓基層醫師對於此新興傳染病能有基本的認識。
台灣於同年6月24日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確診猴痘個案。因疫情持續攀升,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本文統整猴痘相關資訊,讓基層醫師對於此新興傳染病能有基本的認識。
網站更新日期:114.05.13
瀏覽人數:301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