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專區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社區醫學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表現與診斷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chronic bronchitis、emphysema, spirometry
郭明隆1 、顏兆熊2
新泰醫院 胸腔科1 、新泰醫院家庭醫學科2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定義為無法完全回復的肺部氣流受到限制(阻塞),此種氣流阻塞通常會漸進惡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除呼吸道症狀外,也可能出現很多肺外症狀如惡病質、骨骼肌耗弱、心血管疾病、貧血、骨質疏鬆症、憂鬱症。慢性阻塞性肺病不是單一疾病,其氣流阻塞可能由於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所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為一臨床診斷,其定義為有痰液之慢性咳嗽,每年持續3個月以上,至少連續兩年。肺氣腫則為病理診斷,患者之肺泡必遭破壞,肺泡空間變大,嚴重者肺內微血管系統亦遭破壞。一個患者可能同時有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台灣40歲以上的民眾,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盛行率約16%。歐美地區報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盛行率約4 -10%。慢性阻塞性肺病為美國民眾死因的第四名,在台灣地區可能為第六名(Kuo etal, 2005)。 
網站更新日期:114.04.25 瀏覽人數:29900619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