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專區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家庭醫業
缺血性中風的次級預防 – 內科治療
ischemic stroke、secondary prevention、antiplatelet agents
施純叒1 、顏兆熊2
新泰醫院心臟內科1 、新泰醫院家庭醫學科2
腦中風可分為出血性與缺血性中風。台灣的統計顯示住院的急性中風患者約70%為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的病因最常見者為大血管粥狀硬化腦血栓、小血管阻塞、心因性腦栓塞。在腦血管阻塞不是太嚴重時可出現暫時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 TIA),其定義為神經學症狀持續時間不超過24小時,且影像學檢查未發現異常。引起缺血性中風的動脈粥狀硬化梗塞(atherothrombosis)也可能發生於其他部位的血管,造成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以及周邊動脈疾病。研究顯示中風患者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3倍,20-40%缺血性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發作患者合併有無症狀的冠狀動脈疾病。在長期追蹤時,中風患者有相當多是死於其他心血管疾病(主要為心肌梗塞),而非死於中風 
網站更新日期:114.04.25 瀏覽人數:29915644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