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專區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家庭醫業
非空腹三酸甘油酯濃度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Nonfasting triglyceried、Postprandial triglyceride、Risk of CVD
蕭旭峰1 、劉文德1
奇美醫學中心柳營分院家庭醫學科1
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在內的各類血脂肪濃度,都已被證實與心血管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第三版NCEP(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的ATPIII(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中就建議定期監測血脂肪濃度作為評估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另外近來熱門的代謝症候群也把三酸甘油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列為診斷標準之一。傳統上檢驗三酸甘油酯或是其他的血脂肪濃度皆是採空腹8到12小時後抽血的原則,主要是用來避免食物中所含脂肪經腸胃道吸收後的影響,血漿中的各類血脂肪濃度在吃進含油脂類的食物之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以三酸甘油酯的濃度在進食前後變化差異最大,而總膽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則因為受飲食的影響不大,所以在ATP III的指引中後兩者甚至還被允許可以用非空腹的血漿濃度作為監測的指標。 
網站更新日期:114.05.22 瀏覽人數:30326170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