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專區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家庭醫業
淺談新生兒黃疸
neonatal jaundice、hyperbilirubinemia、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陳勃仲1 、陳睿俊2 、柯朝元2
國軍桃園總醫院 家庭醫學科1 、國軍桃園總醫院家庭醫學科2
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問題,它的表現是皮膚或鞏膜因為非結合性膽紅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的沉積,而變黃的情形。新生兒黃疸可以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是輕微的非結合性膽紅素血症(unconjugated bilirubinemia),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發生,而且只是一個短暫的現象,大約發生在出生後的48~120小時。過高的非結合性高膽紅素血症(unconjugatedhyper bilirubinemia)是屬於病理性黃疸,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原因是膽紅素製造增加,如包括溶血性疾病、先天的紅血球細胞膜缺損等疾病都會造成;其次是膽紅素排出減少,如Crigler-Najjar syndrome第I型與第II型、Gilbert syndrome、先天性的甲狀腺機能低下等疾病都會造成。腸肝循環(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的增加也是成因之一,哺餵母乳不夠造成的黃疸(Breastfeeding failure jaundice)、或是因為腸阻塞造成的黃疸都是屬於此類。病理性黃疸主要的定義為黃疸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總血中膽紅素濃度(total serum bilirubin,TSB)大於Bhutani nomogram的95百分位(圖一)、直接膽紅素濃度(direct-reacting serum bilirubin concentration)大於1.5~2.0mg/dL、TSB上升的速度每小時大於0.2mg/dL、或出生後兩個星期仍有黃膽。 因為非結合性膽紅素具有神經毒性,甚至會造成終身的神經後遺症,所以當新生兒出現黃疸時,常常需要進一步的評估與治療。  
網站更新日期:114.04.29 瀏覽人數:29954457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