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專區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家庭醫業
鼻竇炎
paranasal sinus、sinusitis、antibiotics
陳文彬1
、吳岱穎1
、陳建志1
、林光洋1
、黃惠娟1
、郭冠良1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1
臨床而言,鼻竇炎是基層醫師在門診常遇到的疾病。在美國,每年有超過3100萬人,曾經罹患過至少一次的急性鼻竇炎。光是在1989年一年內,美國就花了一億五千萬美元在治療鼻竇炎。而在台灣,病患常在門診時自述有鼻竇炎。然而鼻子不通、流鼻水、或是頭痛等症狀,皆是鼻竇炎嗎?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何謂鼻竇?所謂的竇是骨內空腔,內有一層偽叢層柱狀黏膜(pseudostratified columnar epithelium)附著。換句話說,鼻竇就是指顏面骨中的空腔而與鼻腔相交通,又稱為「副鼻腔」、「副鼻竇」,比較正確的說法是副鼻竇。副鼻竇共有四對:額竇(frontal sinus)、上頷竇(maxillary sinus)、篩竇(ethmoidal sinus)及蝶竇(sphenoidal sinus)。鼻竇最早在胚胎三個月大時就開始分化出來,於十二歲左右之體積是成人鼻竇之一半,而於十五歲至二十歲間達到最大體積。上頷竇和篩竇出生時便存在。篩竇位於兩眼眶之間,即鼻樑後方的兩眼之間。篩竇的數量、形狀和大小因人而有相當大的不同。篩竇以中鼻甲的基板(basal lamella)區分為前篩竇和後篩竇。前篩竇的外側與眼眶只隔著一薄薄的骨頭-紙狀板(lamina papyracea),也因此嚴重的篩竇鼻竇炎可以快速引起眼部併發症。上頷竇是位於兩臉頰深處,也是成人最大的鼻竇,其底部可發育至上排牙齒的牙根部。故上頷竇鼻竇炎可以以牙痛來作為臨床表現。額竇位於眉心之上額處。通常要兩歲以後才會發育,且大小差異非常的大。約有4-15%的人為先天性無額竇發育。蝶竇位於篩竇之後的顱底部,通常要三至四歲以後才會發育。上方有視神經(optic nerve)通過,外側則有海綿竇(cavernous sinus)、第三、四、六對顱神經(CN III、IV、VI)及內頸動脈(internal carotid artery), 後方則是橋腦(pons)。也因此嚴重的蝶竇鼻竇炎可以引起嚴重的顱內併發症。
網站更新日期:114.05.07
瀏覽人數:30056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