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專區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預防保健
人類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蕭培靜1
、許維邦2
、林恆賜2
、陳民虹2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醫師1
、台中澄清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2
今年3月份各大報都提到了:子宮頸癌疫苗,5年內可望上市,目前正以HPV第6、11、16、18型別組成的4價HPV疫苗進行至第3期臨床試驗;HPV到底是怎麼的一種病毒呢?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皮膚或黏膜上長「疣」(wart),可能是相當平常的一件事,因為在人生的某一個時期,相當多的人都曾得過疣的感染,就以小孩常見的皮膚疣而言,2/3病例約於兩年內會復原,其餘1/3病例也會持續恢復中,但也有可能舊的疣在消退,但新的疣又陸續冒出。至於生殖器疣,它的歷史幾乎和人類的文明一樣長;目前,不管任何種族、地域, HPV已被公認是世界上流行最廣的性病,但直到90年前才由Ciuffo證實疣是由濾過性病毒傳染。1949年藉由電子顯微鏡,科學家才首度在人類皮膚疣上找到HPV顆粒。但因為無法組織培養並且人類和其他動物乳突病毒無法交叉感染,在研究上始終是一片空白。1970年代,因為分子生物學進步,首先由細菌選殖(clone)出乳突病毒基因,並進一步分析定序。1980年代經由in vitro transformation assay可分析病毒如何誘發細胞增殖,爾後更發現HPV和多種癌症有所關連,尤其是子宮頸癌。高達99.8%的子宮頸癌標本都可偵測出HPV DNA,這更加速了HPV的研究腳步。至今已發現至少有超過一百種的HPV,其中超過40種的HPV可感染生殖道和肛門上皮細胞,這些感染生殖道和肛門上皮細胞的HPV又依其致癌的危險性區分為「高致癌危險型」,如16、18等和「低致癌危險型」,如6、11等。
網站更新日期:114.04.25
瀏覽人數:2991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