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家庭醫業
台灣與全球B型肝炎慢性感染治療的比較
hepatitis B
許祖睿1 、黃繩龍2 、鄭穆良3
門諾醫院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1 、門諾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2 、門諾醫院慢性肝病防治中心主任3
B型肝炎慢性感染(chronic hepatitisB infection, CHB)是全球性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全球約有2.96億人受到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1],這些患者中約有15%-40%可能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2, 3]。根據過去文獻,對於預防和B型肝炎感染有關的肝細胞癌有三個階段的預防策略。第一階段為避免易感染族群受到HBV的感染與阻斷母嬰傳播(mother-to-childtransmission, MTCT)。第二階段防治策略為針對CHB的族群提供如包含抗病毒藥物的治療,並且即早監測HCC。而第三階段則為針對B型肝炎感染有關的肝細胞癌患者,在手術後仍持續提供抗病毒藥物的治療,以避免復發[4]
在台灣,自1984年開始實施全國性的HBV疫苗接種計劃,新診斷的CHB發生率已大幅下降[5]。此計劃實施之前,約15%-20%的台灣人口為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6]。隨著疫苗覆蓋率提升,這一比例有顯著降低[7]。除了疫苗的推廣,隨著醫學進步,針對CHB的治療策略逐步完善,不同地區所提供的指南,如來自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Liver Diseases, AASLD)、歐洲肝病研究學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of Liver Diseases, EASL)或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sia Pacific Association of the Studyof the Liver, APASL),在治療門檻、藥物選擇及監測策略上存在差異,這些差異可能反映了各地在公共衛生資源、醫療政策及流行病學特徵上的不同,治療規範與台灣全民健康保險(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NHI) 最接近的應屬亞太肝癌組織。本文將深入分析2024年世界衛生組織HBV預防、診斷、護理與治療指南(guidelinesfor the prevention, diagnosis, care andtreatment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hepatitisB infection) [8]與台灣全民健康保險[9]在CHB治療方面的差異。 
網站更新日期:114.08.18 瀏覽人數:31673608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