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家庭醫業
末期癌症病人人工營養補充議題之探討
advanced cancer、artificial nutrition、cachexia、hydration、parenteral nutrition
翁慈羚1 、鄭博仁2 、林明慧3
臺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1 、臺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2 、臺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安寧緩和醫學科主任3
吃,對於中華民族的我們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一環,不管是家庭朋友常以聚餐方式聚會,並常見以「吃飽沒?」當作打招呼方式的傳統習慣。然而,當癌症病人的病情走到疾病末期之時,一半以上的病人會面臨到吃不下、快速消瘦以及營養不良的景況。看到病人無法進食或是進食量不足,常常讓身邊的照護者或是來訪的親人難以接受。
癌症末期甚至臨終的病人,衰弱、營養不良的原因常是多面向的, 包括源自腫瘤相關的原發性厭食(primary anorexia)以及多種次發性原因,包括口腔潰瘍、口乾、腸道阻塞、消化不良、便秘、腹瀉、噁心嘔吐、疼痛、藥物副作用等[1]。頭頸癌、口咽癌的病人,腫瘤甚至直接影響進食動作。而來自腫瘤本身釋放的發炎物質所造成的全身發炎反應,促進身體異常的代謝,甚至消耗骨骼肌中的蛋白質,導致常見的體重減輕及肌少現象。加上欠缺肌力與精神活力,無法從事適當的活動,長期下來更是陷入了使肌肉不斷流失的惡性循環中。如此的情況,常被稱之為「腫瘤相關的營養不良」或「惡病」(cachexia)體質[2]
面對癌症末期、營養不良的親人,「不吃東西怎麼會有體力呢?沒有體力怎麼抗癌?」、「他都沒吃東西,這樣我爸/媽不是會餓死嗎?」、「醫師你能不能幫他打點營養針?」等想法屢屢浮現在照顧者的腦海中[3],因此常會積極地勸食。然而,隨著病情進展,病人的進食量仍漸漸減少,甚至因為難以消化吸收,反而更加不舒服。這個階段,人工營養(artificial nutrition)補充的議題就逐漸浮出。 
網站更新日期:113.05.02 瀏覽人數:25153097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