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醫藥新知
脂蛋白(a)的簡介與臨床意義
ipoprotein a、Lp(a)、cardiovascular risk、dyslipidemia
林子珉1
、詹雅茹2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1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2
血液生物指標有助於追蹤代謝狀況並可因之決定心血管疾病治療時機。傳統上,臨床主要依靠測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並通過藥物降低其數值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然而,隨著研究進展,脂蛋白(a)[lipoprotein(a), Lp(a)](一種基因決定的脂質)成為心血管風險的重要指標。
脂蛋白( a ) 是一種低密度脂蛋白(圖1),包含獨特的載脂蛋白( a )[apolipoprotein(a), apo(a)],以雙硫鍵與載脂蛋白B結合。apo(a)鏈具有五個富含半胱氨酸的結構域(「kringles」),其中一個與纖維蛋白溶酶原的結構相似,會競爭性抑制纖維蛋白溶解,增加血栓形成風險。研究表明脂蛋白(a)的濃度(而非異構體大小)與動脈粥狀硬化風險相關[1]。
美國心臟協會(Ame r i c a n H e a r tAssociation)指出,當脂蛋白(a)濃度達到50 mg/dL(125 nmol/L)(含)以上時,顯著與心臟病發作、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相關[2] 。
脂蛋白( a ) 是一種低密度脂蛋白(圖1),包含獨特的載脂蛋白( a )[apolipoprotein(a), apo(a)],以雙硫鍵與載脂蛋白B結合。apo(a)鏈具有五個富含半胱氨酸的結構域(「kringles」),其中一個與纖維蛋白溶酶原的結構相似,會競爭性抑制纖維蛋白溶解,增加血栓形成風險。研究表明脂蛋白(a)的濃度(而非異構體大小)與動脈粥狀硬化風險相關[1]。
美國心臟協會(Ame r i c a n H e a r tAssociation)指出,當脂蛋白(a)濃度達到50 mg/dL(125 nmol/L)(含)以上時,顯著與心臟病發作、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相關[2] 。
網站更新日期:114.07.04
瀏覽人數:30963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