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家庭醫業
淺談慢性下肢靜脈症
chronic venous disorders、chronic venous disease、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樊冠妤1
、李俊秀2
、余文瑞3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1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2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3
慢性下肢靜脈症(chronicvenous disorders)泛指所有下肢靜脈的問題,病人可能從沒有症狀的主觀感受,到產生下肢靜脈潰瘍或疼痛等現象,臨床症狀可能十分嚴重,也可能極為輕微。長期的靜脈逆流或阻塞導致功能上的障礙或症狀明顯時,就產生了慢性下肢靜脈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更嚴重的慢性下肢靜脈疾病如下肢靜脈潰瘍,又被稱為慢性下肢靜脈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1]。慢性下肢靜脈症的盛行率,視不同地區及年度,甚至是不同研究中收錄的病人危險因子也不同,因此盛行率女性從1%到60%;男性從2%到56%不等[2,3]。根據最新一篇流行病學研究統計,高達69.3%的成年人有慢性下肢靜脈症的問題,其中女性(63%)又高於男性(37%),且年齡越大罹患慢性下肢靜脈症的機率越高[4]。本文回顧並整理了慢性下肢靜脈症的最新文獻期刊,可以作為基層醫師遇到下肢靜脈問題患者診斷及評估時的一個參考,並且在醫療團隊的病情溝通上提供共通的評估語言。
網站更新日期:114.04.25
瀏覽人數:2992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