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家庭醫業
急性主動脈剝離
aorta、dissection、epidemiology
張寶源1 、李燕鳴2,3
花蓮慈濟醫院放射醫學科1 、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2 、慈濟大學護理學系3

冠心病和腦血管疾病是常見的血管疾病,但主動脈疾病(aortic diseases)也是歐美地區的重要死因,在2017年美國共5,798位男性的死因是主動脈瘤(aortic aneurysm),死因是男性2545歲的第15位,45-54歲的第16位,55歲以上的第17[1];主動脈病變不易早期察覺,大多發生剝離或破裂時才被發現,臨床表徵多樣性,及時診斷和治療均困難。國外在1996年建立「國際急性主動脈剝離登錄系統」(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y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RAD)[2],目的提升醫療工作者對這病徵的警覺性、並藉彙整多國(含亞洲地區)病例,提出診斷和處置的臨床指引[2],現時全球超過51個中心參與這項登錄;2018年美國心臟醫學會分析20年期間該資料庫(超過7,300病例,亞洲人病例占4.4%),報告相關重要發現及建議[3]。本文分享急性主動脈剝離(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的流行病學、理學檢查的主要發現及診療的建議。

 
網站更新日期:113.04.19 瀏覽人數:25014473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