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家庭醫業
淺談下交叉症候群
lower crossed syndrome、distal crossed syndrome、pelvic crossed syndrome、anterior pelvic tilt、 lumbar hyperlordosis
何中誠1 、張簡千郁1
頂埔中心診所醫師1
在基層門診實務上,腰痠及下背痛是常見的主訴,往往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及睡眠,慢性疼痛甚至可能影響情緒、造成憂鬱。現代人因為姿勢不良、長時間坐姿、過大的腹部、人因工程危害、缺乏運動等,導致此情況愈來愈常見。

下交叉症候群(lower crossed syndrome, LCS) 又稱為遠端交叉症候群 (distal crossed syndrome)或骨盆交叉症候群(pelvic crossed syndrome),最早由捷克的神經科醫師 Vladimir Janda (1928-2002)1979年提出此概念[1],如同上交叉症候群(upper crossed syndrome, UCS) 源自不同肌群之間肌張力強弱的不平衡,其描述的是骨盆周圍的大肌群包括下背、臀部、腹部及腿部肌肉間肌張力強弱不平衡所導致之症候群。嚴重者甚至可能造成腰椎滑脫、椎間盤突出及神經壓迫等症狀。藉此機會向大家介紹下交叉症候群,在面對此類病人時可給予衛教與適當處置。
  
網站更新日期:114.07.16 瀏覽人數:31134084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