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醫學新知
特發性顏面神經麻痺-貝爾氏麻痺
facial nerve palsy、nerve palsy、geniculate ganglion、HSV、Bell's phenomenon
許良豪1
、莊美幸2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 家庭醫學科1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2
臨床上可見病患因抱怨單側臉部無力或雙側臉頰不對稱來求診,大多數的病患會以為是中風或是腦內長了腫瘤。雖然,有很多原因會造成顏面神經麻痺,其中最常見的是特發性顏面神經麻痺-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
貝爾氏麻痺是由Sir Charles Bell最先描述並加以發表。是一種急性發作且侵犯顏面神經的周邊神經麻痺,進而影響到臉部的表情肌。顏面神經包含了支配淚腺及唾腺的副交感神經,以及舌頭前2/3的味覺。
貝爾氏麻痺的年發生率大約每十萬人15-30人,而且男女性的發生率相同。並沒有特別好發於哪一側臉。任何年齡均可能發生,好發年齡為30-45歲,10歲以下小孩發生率很低。常見於糖尿病患及孕婦。曾經得過一次貝爾氏麻痺的患者,有8%機率的會復發。雖然大多數患者會復原,但是20-30%有不同症狀的後遺症,包括面貌改變、心理上的影響及臉部的疼痛。
網站更新日期:114.05.28
瀏覽人數:3040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