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醫學新知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mimics、ischemic stroke、infarction、carotid endarterectomy
陳昱竹1 、陳威志2 、陳鏡任2 、楊士恒2 、陳美如3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1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2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3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在1960年代曾被定義為”因腦部缺血所造成的突發、局部性的神經功能喪失,而此種異常症狀持續不超過24小時”。在經過幾次修改後,美國心臟協會/美國中風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在2009年重新定義TIA為”因為局部大腦、脊髓、或是視網膜缺血造成的暫時性神經功能失常,同時沒有急性梗塞(acute infarction)的證據”[1]。也就是說,根據最新的定義,不再將神經功能異常症狀所持續的時間納入TIA的診斷之中,而是將在影像學上是否能找到梗塞的證據做為TIA與中風(stroke)的區別。
 
網站更新日期:114.04.25 瀏覽人數:29915636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