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醫學新知
亞臨床型心房顫動與中風的關係及使用抗凝血劑治療建議
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atrial high-rate episode、stroke、anticoagulation、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
李亭萱1
、邱淳志2
、劉家鴻3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一般醫學科住院醫師1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2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科主任3
近年來,因裝戴式及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IED)的廣泛使用,由其所測得之亞臨床性心房顫動(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SCAF)越來越被受重視。根據2019年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Heart Rhythm Society更新的心房顫動治療指引,植入性監測器所檢測到的心房高頻事件(atrial high-rate episode, AHRE)確實使腦中風的風險增加,且隨著配戴裝置的時間越長,發生率亦增加,故在此族群進行治療推估能降低腦血管疾病風險[1]。然而,目前針對亞臨床性心房顫動是否應使用抗凝血藥物並無一明確治療準則。臨床上,多以個別化評估病人中風風險、心房高頻事件出現之頻率與維持時間、栓塞及出血風險等決定是否始予抗凝血劑治療。
網站更新日期:114.04.25
瀏覽人數:2991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