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醫藥新知
新一代的胰島素治療─胰島素類似物
insulin analogues、diabetes mellitus
張乃文1 、吳俊鋒1 、劉文俊2
郭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1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2
傳統人的胰島素直接由胰臟分泌至血液循環時,可以運作良好,發揮控制血糖的即時效果,然而當它被注射到皮下組織時,卻是吸收緩慢且不可預期,不但使控制血糖的效果打了折扣,而且增加低血糖副作用的機會。胰島素類似物(Insulin analogues)即是透過胰島素分子的稍微改變,希望達到更預期的血糖控制效用。 隨著胰島素使用的增加,胰島素類似物在歐美國家的使用量也正迅速增加中,目前,以德國為例,有40%的短效型胰島素及30%的中長效型胰島素是為胰島素類似物。促成胰島素使用的增加,一方面是因為在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DCCT)中,第1型糖尿病人以積極胰島素治療(Intensified Insulin Therapy),會有更好的治療成果,且普遍為醫師與病人所接受;另一方面則源自於第2型糖尿病患者日漸增多而使需要使用胰島素的人數亦隨之增加。 雖然胰島素類似物的使用愈趨普遍,有關胰島素類似物還是有些爭議的地方,包括 (1)它是否真的優於「傳統」的胰島素;(2)此類人造胰島素對微細血管病變及增生能力,其長期安全性如何等。本文將針對胰島素類似物的發展現況做一介紹,提供家庭醫師在照顧糖尿病患者時的參考。  
網站更新日期:114.05.16 瀏覽人數:30187196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