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家庭醫業
淺談低血鈉與抗利尿不當症候群
hyponatremia、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sis
簡丞彥1
、翁碩駿2
、唐憶淨33
臺中榮民總醫院教學部第二年不分科住院醫師1
、臺中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暨腎臟內科主治醫師2
、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3
低血鈉為人體常見的電解質異常,存在於20%的老年族群和35%的住院病人中[1]。正常血鈉濃度為135-145 mEq/L, 而低血鈉依數值可分為輕度( 1 3 0 -134 mEq/L)、中度(125-129 mEq/L)及重度(<125 mEq/L)。輕度低血鈉佔所有低血鈉病人的70%,卻足以對住院天數、短期及長期死亡率造成影響[2]。慢性低血鈉更可能增加跌倒、骨折及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3],由此可見提前診斷及治療低血鈉之重要性。
抗利尿不當症候群(s y n d r o m e o finappropriate antidiuresis, SIAD)是低血鈉重要的成因之一,尤其在老年族群中,高達25-40%的低血鈉患者最終被診斷為SIAD[4]。SIAD在臨床表現上仍以低血鈉為主,但在致病機轉、診斷及治療上卻與其他低血鈉成因有所差異[3, 4]。本文係整理近年更新之相關文獻,以供臨床參考。
抗利尿不當症候群(s y n d r o m e o finappropriate antidiuresis, SIAD)是低血鈉重要的成因之一,尤其在老年族群中,高達25-40%的低血鈉患者最終被診斷為SIAD[4]。SIAD在臨床表現上仍以低血鈉為主,但在致病機轉、診斷及治療上卻與其他低血鈉成因有所差異[3, 4]。本文係整理近年更新之相關文獻,以供臨床參考。
網站更新日期:114.05.21
瀏覽人數:30314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