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醫學新知
新版電腦斷層冠狀動脈疾病報告和數據系統CAD-RADS 2.0介紹及應用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oronary CT angiography、CAD-RADS
蔡瑋情1
、李文正2
、賴秀昀1,3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台大分院家庭醫學部1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影像醫學部2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台大分院老年醫學部3
根據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s, GBD)研究的估計,2021年全球約有九百萬人死於缺血性心臟病[1],而心臟疾病近15年來亦穩居我國十大死因第二位[2],對社會及醫療系統產生的影響甚鉅。過去,冠狀動脈疾病的診斷須倚賴侵入性的心導管檢查。近年來,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血管攝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CTA)成為臨床醫師診斷的利器,醫師可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評估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血管直徑、及血管壁異常,並確定冠狀動脈是否存在斑塊或其他阻塞,以進一步評估預後與制定治療計畫。為使放射科醫師及臨床醫師有一個統一的分級系統相互溝通,2016年CADRAD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3]問世,為專門針對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報告的標準化系統,由心血管電腦斷層協會(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y, SCCT)、美國放射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及北美心血管影像協會(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Imaging, NASCI) 共同發布,並獲得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CC) 背書。醫師可據此評估患者的冠狀動脈疾病風險,並利於溝通病人後續治療計畫的擬定。為配合CCTA掃描技術及分析程式的進步,以及納入最新的臨床試驗證據和臨床指引,2022年推出了更新版本CAD-RADS 2.0 [4]。本文即針對新版冠狀動脈疾病報告和數據系統CAD-RADS 2.0來介紹。
網站更新日期:114.07.16
瀏覽人數:3113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