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醫藥新知
代謝相關脂肪肝病:國際專家共識下的新命名與定義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賴冠臻1 、張富勝2 、李育慶3
彰化秀傳醫院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1 、彰化秀傳醫院家庭醫學科總監2 、彰化秀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3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n o 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在1980年被Luwig等學者提出[1],其定義為影像或組織學有5%以上肝脂肪變性(hepatic steatosis),但沒有大量飲酒或其他會造成肝脂肪累積的成因[2]。NAFLD在全球盛行率約24%[3],除了增加肝臟相關併發症:肝硬化、肝癌,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4],造成社會重大的健康與經濟負擔。有鑑於此疾病的高風險及高盛行率,其異質性的發病機制及命名和定義的不精確性需要被重新評估,以推進臨床試驗設計和藥物開發。2020年以Eslam為首的國際專家小組提出「代謝相關脂肪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這個新命名取代過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並重新修訂診斷準則[2, 5]。此外,2023年6月由AASLD等三個大型跨國肝臟協會主導討論出另一命名MASLD (metabolic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disease),捨去"fatty"這個敏感字眼,並提出不同的診斷標準。對於MASLD的診斷標準,學界仍有爭議,且此新標準對於疾病後續風險評估效力仍有待觀察。本文將著重介紹MAFLD。
 
網站更新日期:114.04.25 瀏覽人數:29913586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