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社區醫學
素食者的營養補充
vegetarian、vegan、iron deficiency、calcium deficiency
王柔勻1
、陳哲民2
、吳逸帆2
、吳欣潔2
、郭冠良3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1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2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3
亞洲由於宗教因素,素食數百年來經常作為一種還願或修行的方式;近年來,素食在西方也逐漸盛行。今日的素食者可能基於宗教、家族戒律、健康促進、環保理念、動物福祉、或個人道德選擇而採取不同程度的素食[1, 2]。由於動機不同,「素食」亦有區分許多不同層面及食物來源種類,可分成幾種類型:(1)半素食(semi-vegetarian):不食用紅肉,但可能偶爾食用海鮮甚至雞肉;(2)廣義素食(vegetarian):依然會食用蛋、奶、或其他動物製品;(3)嚴格素食(vegan/strict vegetarian):蛋、奶、乳製品、甚至其他動物再製品皆不食用[1]。
然而,人類在解剖及生理上為雜食性[3],在文獻回顧中可以發現:嚴格素食者雖然在巨量營養素攝取上與一般飲食者相近,但在微量營養素攝取方面出現程度不一的落差,如鐵質、鈣質、維生素D與維生素B12等。因應近代風行的多種素食模式,於此篇回顧探討素食者應注意的營養補充議題。
然而,人類在解剖及生理上為雜食性[3],在文獻回顧中可以發現:嚴格素食者雖然在巨量營養素攝取上與一般飲食者相近,但在微量營養素攝取方面出現程度不一的落差,如鐵質、鈣質、維生素D與維生素B12等。因應近代風行的多種素食模式,於此篇回顧探討素食者應注意的營養補充議題。
網站更新日期:114.05.06
瀏覽人數:30043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