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家庭醫業
健康老化之飲食策略:從營養素到飲食模式的綜合探討
health aging、nutrition、diet pattern、metabolic syndrome、longevity
高士傑1
、吳立偉2
三軍總醫院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1
、三軍總醫院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老年醫學科主任2
台灣自2025年起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人口結構的變化使慢性病的發生率逐年升高,特別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智症與癌症等[1]。研究顯示,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有17.5%處於衰弱狀態,增加了日常生活功能障礙與醫療照護需求[2]。此外,全球每年約有1,100萬人因不健康飲食過早死亡,主要與高鹽、反式脂肪攝取過量及蔬果與Omega-3脂肪酸攝取不足密切相關[3]。
隨著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失能與衰弱逐漸受到重視。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健康老化定義為:「發展與維持功能能力,以促進高齡階段福祉的過程」為此提升無失能的存活期,即“好活”,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何透過科學飲食策略來促進健康老化,並降低慢性病風險,已成為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的重要課題。因此,本研究將探討營養素對健康的影響、各種飲食模式與疾病風險之關聯,並提出實證為基礎的飲食建議,藉此延長健康餘命、減少失能與衰弱的發生率。
隨著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失能與衰弱逐漸受到重視。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健康老化定義為:「發展與維持功能能力,以促進高齡階段福祉的過程」為此提升無失能的存活期,即“好活”,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何透過科學飲食策略來促進健康老化,並降低慢性病風險,已成為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的重要課題。因此,本研究將探討營養素對健康的影響、各種飲食模式與疾病風險之關聯,並提出實證為基礎的飲食建議,藉此延長健康餘命、減少失能與衰弱的發生率。
網站更新日期:114.09.18
瀏覽人數:320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