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目錄
A- A A+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社區醫學
營造醫療場域具性別敏感度的環境
gender、sex
王志嘉1
三軍總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醫師1
自1985年在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舉辦的第三屆世界婦女會議,提出「性別主流化」的概念後,該議題就持續受到聯合國各發展組織的關注。到了1997年, 聯合國將「性別主流化」定義為:「係指在各個領域和各個層面上評估所有有計畫的行動(包括立法、政策、方案等)對男女雙方的不同含義。納入主流的最終目標, 就是實現性別(男、女、性傾向、跨性別)平等。」在我國, 自2005年政府宣示推動「性別主流化」,並督促政府各部門陸續
推廣此概念以來。在醫療場域,衛生福利部(衛生署),從2006年開始推動性別主流化的各項政策與措施; 繼之2007年,並將其納入「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之必修課程,性別議題成為醫學界關心的議題。
在醫療場域上, 存在的「性別議題」極其繁多,基本上可從「環境」與「人際互動」的面向觀察。就前者而言,包括:醫療體系(如法規或政策是否合理)、醫療機構與環境(如公廁、生產哺乳、乳房檢查等環境設計);後者包括:醫事人員(如醫療性別分工是否合
理、男女醫師對病人的影響、職場性騷擾)、醫病關係(如性別與溝通、性別與醫療糾紛、生育自主權)、以及病人家屬間(如家庭暴力)等,囿於篇幅,本文僅淺談部分醫療場域醫事人員應該具備的性別敏感度。 
網站更新日期:113.04.26 瀏覽人數:25084330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